公路隧道具有缩短公路里程、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省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随着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隧道照明设施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隧道照明能耗问题日渐突出。如我国最长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仅每个月的照明电费就达100多万元。
据统计,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管辖现有隧道186座(双洞),单洞长263141延米,每年照明耗电巨大,隧道照明费用已成为公路隧道运营中的沉重负担。该集团曾作过测算,如果旗下经营的隧道全部采用优质LED灯代替原有高压钠灯,一年可节约电费3500万元左右,全省则将估算超过4000万元。
据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测算,浙江作为全国隧道第一省,每年上千个公路隧道照明一项要消耗的电为2.3亿度,按照浙江目前年人均电消耗3000度计算,相当于一个4万人中等规模乡镇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消耗8.3万吨标准煤,CO2排放近22万吨。更大的问题还在于70%的能耗浪费在了过度照明上。为此,如何将隧道照明智能化、以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了重大研究课题。
原中国第一隧终南山隧道总工程师孙庆翔,上海路灯管理中心总工、国家住建部特聘照明专家王小明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来自浙江交通运输特别是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就国内外隧道交通节能减排现状及发展趋势、LED节能照明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认真交流,并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成果,认为隧道照明节能已经到了“LED为王”的时代。
国家正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浙江交通运输部门也不例外,省交通运输厅专门制定了浙江省生态交通五项行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六个专项行动,明确了浙江交通“十二五”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近年,全国交通运输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在8%左右,而浙江省2007年为5.85%、2008年为6.02%、2009年为5.64%,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预计到2015年,浙江省每公里公路隧道照明耗能要比2010年下降15%,节约能耗折合标准煤0.45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为此,交通部门也专门加大了有关隧道照明新技术的交流应用和推广。
如由省、市两级公路部门牵头,历时六年研发的“智能化双控式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在49省道丽水冷水隧道的实践中显示,采用LED灯方案的照明节能效率提高到了6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其核心技术是实时洞外采集自然光及隧道内车流量情况对照度进行调节,当隧道内有车通过时,根据隧道外自然光照度匹配亮度照明,无车通过时,则以设定的最低亮度照明。
由此可见,LED照明在隧道建设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代替原有照明产品是大势所催,LED为王时代即将到来.
本信息由方田科技提供,严谨转载。